四川德文咨询集团开展第六届“德文杯”征文活动
放下抱怨
审计部:周学潮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面对不如意的事,有的人会选择怨天尤人,而有的人会选择乐观接受。曾国藩曾说:“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然也。”
喜欢抱怨、发牢骚的人,其人生路肯定不顺畅。遇事首先得要有个好心态,就像比尔盖茨所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永远不要抱怨。 不抱怨,你就赢了。”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遇事总是习惯性抱怨。殊不知,抱怨除了会消耗精力让自己生气,让别人讨厌之外,无一用处。三毛说过:“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并无不可,但习惯性地用抱怨解决一切,就是不聪明的人了。”
有一位太太,平日里总喜欢抱怨对门的太太懒惰,几乎要抑郁成疾:“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实在不明白,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做客,看到这位太太又在闷闷不乐地抱怨对门的太太,朋友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于是她去拿来一块抹布,把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你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并不是对门太太衣服洗不干净,而是这位太太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抱怨,并不能改善局面。相反,它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心怀怨念的人,只会一味沉浸在不好情绪当中,抱怨越多,心情就越苦闷。长此以往,便会感觉人生无趣,意志消沉。那些只知道抱怨的人,双眼像是被蒙蔽了一样,看不见高兴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懂得去享受生活当中的美好。抱怨太多,就是折磨自己。不抱怨,才能看得见身边的小美好,才能把日子过好。
人生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时刻。然而,我们对待这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态度决定了我们能否积极应对和改变局面。如果我们选择抱怨和埋怨,那么我们只会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进一步恶化事态。
相反,如果我们选择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我们就能够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比尔·盖茨的话提醒我们,人生并不公平,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不抱怨。只有放下怨念,我们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抱怨和埋怨并不能改变事实,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抱怨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达方式,它不仅让我们自己感到痛苦,还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从抱怨中走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改变自己对事物的态度。
有时候,我们抱怨的对象并不是问题的根源,而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偏差或者情绪问题。就像故事中的太太抱怨对门太太洗衣不干净,其实是因为自己家的窗户脏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观念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要一味地怪罪他人,而是要从自身找寻问题的解决办法。
抱怨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它只会让我们更加焦虑和不满。相反,如果我们选择积极的心态,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机会。只有当我们不再抱怨,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才能过上充实而满意的生活。
总之,抱怨并不能改变事实,它只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沮丧和消极。相反,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我们才能够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上充实而满意的生活。让我们放下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人生的挑战,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