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牢安全底线?
当前,成都已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显著增多。大运会与暑期叠加,带来巨大客流量的同时,也对保安全防灾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以安为乐,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如何守牢安全底线?记者从成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获悉,当前,成都正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聚焦于矿山、危化、消防、城镇燃气等23个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巡查排查。其中,通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市安办排查发现了重大事故隐患600项,目前已完成整改453项,抽查检查企业9万余家,帮扶指导重点企业8665家。
看不到问题、查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看不到风险、不防范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安全生产环节中,燃气安全是一项重中之重。“燃气一出事就是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市安办负责人介绍,全市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检查餐饮经营单位31.3万余家次、燃气经营单位(含配送点)5400余家次,排查整治隐患问题4.5万余项,并同步实施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培训大宣传专项行动,检查单位8.1万家,排查整治隐患问题4.9万项。
安全宣传既要走心又要走实,才能真正把“安全种子”播种到群众心田。“人不在家、家要断电”“电瓶车、超大功率电器不要在楼道充电”……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将“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应急”的理念深入市民群众心中,市安办前后开展了安全宣讲活动7545场,宣讲受众46.9万人次,并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以案说法”等交流学习活动1.19万余场、“五进”活动2000余场。
聚焦于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城乡消防、医疗等12个行业领域的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市安办也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多场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和城乡消防、餐饮燃气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累计参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14.4万人,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通过制定《成都市安全事故季度“红白榜”考评实施方案》,根据一般事故起数、较大及以上等级事故、事故死亡人数、社会影响以及加分项等五项指标,对23个区(市)县进行了考评。”市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7日,针对第一次考评情况进行了全市通报,并及时细化明确非A级旅游景区等16个行业领域行业监管责任,进一步消除监管盲区,压实监管责任。同时,深入分析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点对点”向23个区(市)县印发了工作提示函42份,督促落实21个方面37项重点工作任务。
此外,市安办还联动省督导组对各区(市)县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累计排查安全生产问题隐患643项。组织23个区(市)县和22个市级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分级分类开展下沉排查检查,派出下沉督查组2.9万余个,检查点位10.4万余个,整治问题隐患2.7万余项。
“下一步,我们还将切实提高隐患排查整治质量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密切关注雨情汛情,聚焦工程营地、景区景点、城市易涝点等重点部位,督促加强巡查防守和安全防控,坚决防止因汛致灾亡人。严格执行防火期各项工作机制,各级森防指办保持实战化运行至8月底,严防高温晴热带来的区域性森林火险。
同时,在应急救援准备方面,优化全市7个风险隐患区、27个受威胁千人以上山洪危险区、53个高风险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备勤布防,完善全域机动备勤队伍增援协防计划,进一步优化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功能,整合部署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全力做好断路断电断网“三断”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积极推进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成果转化,打造完善完成地下管网、供排水、危化品等8个智慧应用场景,加快实现中心城区“5+2”区域城市安全风险感知监测全覆盖,坚决守牢安全底线,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
相关新闻
成都各地抓紧隐患排查 做好各项防汛措施
昨日,成都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提醒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连日来,成都各地牢固树立“防胜于救”理念,全力守住防汛安全底线,紧盯责任落实、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准备等工作,做好各项防汛措施,竭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时到13时龙泉驿区出现雷雨大风天气过程,一小时最强降水出现在洪安42.2毫米。”昨日一大早,龙泉驿区各镇街工作人员就出发巡逻辖区内可能造成内涝的各点位,以便及时发现隐患。
“针对37个内涝隐患点位、12座下穿隧道、32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8座水库、8条重点河段、7座污水处理厂、2座自来水厂等重点点位,全覆盖落实‘包点到人’,300余名点位责任人、抢险人员蹲点巡查、备勤待命,确保防汛减灾各项措施一贯到底、落地见效。”龙泉驿区水务局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说。
进入汛期,青白江区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制定《极端天气山洪灾害防御方案》,提级响应强降雨天气过程,建强“包保责任”机制,细化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动态巡查5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刚性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转移”工作,明确61名老、弱、病、残、孕群众“一对一”帮扶责任人,提前转移山洪危险区群众78户215人。
“走,那边那条沟再去看看!”昨日,几位身穿红马甲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员来到丹景山镇,帮助当地一同排查风险,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连日来降雨不断,彭州市发动各级退役军人组建了战旗红志愿服务队10余支,参与到值班值守、巡查排查、安全宣传,紧盯河道、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房屋、交通干道排水口等,及时处置险情、及时消除隐患。同时,发动专项应急救援队1支,在重点区域开展防汛备勤,协助做好防汛减灾、路面清理等工作。
“不要在这里钓鱼了,有山洪预警,快回家了。”昨日下午,邛崃市水务局工作人员和天台山镇、夹关镇等镇街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清河”行动,劝离露营、野泳、钓鱼、戏水等人员。
在崇州市防洪物资储备仓库和元通镇应急物资储备库,记者看到各类防汛物资储备充足,室内堆放着冲锋舟、橡皮艇、救生衣、救生圈、安全绳索、雨披等防汛物资。
据了解,在防汛物资储备上,崇州市坚持早采购、早准备、早储备,确保汛期各类物资调得出、用得上。今年市级防汛物资仓库还增储了约110万元的防汛物资,各镇街的防汛物资也按要求储备到位。
在蒲江县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正通过全县防汛视频监控、天网、雪亮工程等系统,对全县主要河道及防汛重点点位进行实时监控。
“防汛可视化大屏可显示积水点的详情,包括降水量、积水日期、防汛人员、积水时长等。”蒲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可视化调度系统,让相关部门遇到强降水时可以快速响应。(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柯雨 王丹 陈泳 粟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