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0765299


​​扫码关注

公众号​​​


028-86957846

028-86957847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更好把握“东数西算”战略机遇 成都已做“打算”
来源:成都日报 | 作者:成都日报 | 发布时间: 484天前 | 24306 次浏览 | 分享到:

善计算 会解题 强供需
——为提升加大政策牵引砝码,更好抓住“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把算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布


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 成都日报资料图片

12月12日,2022中国信息通信大会在成都举行,正式启动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成都托管与灾备节点)。该节点作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家战略发展和工业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

11月17日,位于成都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投资强度不低于250亿元的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同一天,第三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2)数字交通、数字文旅、数智赋能、政策服务、数据安全、时空预测六条赛道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大赛主赛场成都高新区举行。

隔天,第十届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学术会议首次在成都举行,来自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权威学者齐聚蓉城、论道数算。

11月21日,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发布,此举旨在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推动成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一个月,成都聚焦大数据和算力领域贯穿“产、学、研、用、创”全生态的动作频频,这放出哪些信号?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元年,成都作为国家八大算力和通信枢纽节点之一,同时也是拥有国家级超算中心的城市,迎来了哪些机会?成都如何实现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今日报道。

“东数西算”,成都优势何在?

【区位优势、节点优势、资源优势】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批复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此前,四部门已批复同意在内蒙古、贵州、甘肃和宁夏四个节点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为什么要“西算”?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此前表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就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这一工程,旨在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在国家总体布局的八大枢纽节点和10个集群中,中西部超过半数: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成渝、贵州5个枢纽,林格尔、中卫、庆阳、天府、重庆以及贵安集群。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曹宝林认为,成都所处的地理区位,既能够承接东部地区枢纽算力使用需求,又能够消纳贵州枢纽的算力供给能力,有效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绕转时延、降低了长途传输费用,发挥好与其他几大枢纽的衔接作用。

与此同时,网络基础也是四川和成都发展数字经济的一大优势。成都是国家八大通信枢纽之一,大电信运营商的骨干网网络节点均设置在成都,也是全国首个千兆光纤网络省会城市。

除了本身的重要节点地位,成都还有一个资源优势。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是清洁能源大省,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达85.3%、86.6%,水电总装机8947万千瓦。目前,成都是距离川西清洁水电能源供给中心最近的超大城市,成都已规划建设川西水电特高压通道,数据中心的用能需求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成都算什么怎么算?

【打造产业集聚区,提供算力服务】

11月24日举行的天府数字经济峰会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四川节点全面启动建设。早在今年7月,四川已印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实施方案》,提出布局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若干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其中,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包括天府新区超算产业集聚区、高新区智算产业集聚区和东部地区云计算产业集聚区。

在天府新区,成都超算中心算力排名全球前十,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自2020年9月投运以来,坚持“立足成都、辐射西部、面向全国”,先后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35个城市的800余个用户提供了算力服务,服务领域涵盖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30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同时,中心完成用户计算任务数超2500万个,协助招引企业80余家。

在成都高新区,成都智算中心于今年5月正式上线,作为“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成都智算中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是强大的算力“底座”,首期提供总计300P的人工智能算力,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的算力。全面建成后,未来成都智算中心的总AI计算能力将不低于1000P。

在东部新区,阿里云数据中心超算基地项目将覆盖成渝两地数据业务,聚集一批数据服务上下游企业,构建新经济产业生态圈,拉动西南地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近千亿产值,打造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新一代高性能绿色数据中心。

如今,在“东数西算”的布局下,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凭借其全球前十行列的算力支撑,迅速进入了算力“快道”。而且根据规划,在8个枢纽中,身处西部的成渝枢纽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是唯一一个既拥有东部枢纽功能,也要承接长三角枢纽数据的后台加工等业务的枢纽。

算力走向如何应用?

【供给端、需求端以及供需对接上同时发力】

“过去10年,我国在顶尖超算系统的研制和部署都处于世界一流,但将领先算力高效转化为解决科学与工程难题的能力依然面临挑战。”在成都举行的第十届CCF大数据学术会议期间,CCF前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我国在算力应用方面的短板。

郑纬民解释道,譬如,一个机器的算力能力峰值很高,但在实际运用中,速度只能达到峰值的10%,甚至不到,因为再快的运算速度都会有更大数据量的应用需求。“我们想办法将速度从10%提升到15%,就很了不起了。”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算力设备共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着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工具,平台架构多样,应用移植和调优工作难度大。“这对用户来说比较麻烦,算力平台支持复杂应用全流程计算的能力亟待改善。我们要想办法让不同软件之间可以实现兼容,我们的应用才会更好一点。”

为提升加大政策牵引砝码,更好抓住“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把算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成都拟制定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布。政策从持续提升算力设施能级、推动算力赋能应用、促进供需高效配置三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地思考和设计。

在供给端,不断推动算力扩容提质,把算力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重要的数字底座,让企业真正享受到“算力自主、算力自由”。

在需求端,深入推进算力赋能应用,把算力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立以“算力券”为核心的算力中心运营统筹结算分担机制,每年发放1000万元“算力券”,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算力。

在供需对接上,持续推进算力高效配置,把算力安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底线。致力于实现算力网络“跨区域通用”、算力资源“即取即用”,让算力服务成为公共服务,让算力像水、电一样按需调度和随取随用,让各行各业可以高效率、低成本获得核心生产要素。(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钟文 朱小路)